close

實驗室就是我的第三個家 ,第一個是老家,第二個是我鄰居的家(因為有貓咪),第三個就是工作與學習的地方。

目前待過兩個實驗室,第一個待了兩年,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老闆也常來黑板揮灑教育熱誠,順手做做實驗並泡泡茶,和學生們閒話家常,唯一感到痛苦的地方只有被言語現實打擊的部分,但就算老闆不打擊我,出社會去面試也會有人對我咋舌,那倒不如把吃苦當成吃補,忠言逆耳利於行。

第二個目前只待過半年,但半年足夠我了解一間實驗室的弊病,也能摸清楚leader 的個性。

而這裡完美驗證我曾對學妹說的話:請把實驗室當成半個職場,這裡不是你純然學習的地方。

果然我在這裡完全學不到東西。

如何去思考身為學生的本質,我想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說,應該是在實驗做不出來時,會去思考學習的意義和自身的興趣。但如何會去思考教育的意義,應該在於思考問題無解並發現向老師求助更無解時,但得同時記得自己前半小時還幫這個人報了咪挺用電腦及平板的帳,卻從沒見過它出現在會議室裡,只有出現在老闆的家裡。

在這裡也會學習到如何"做"實驗,相信大家都喜歡看美好的數據及圖表,我們在發表Paper前會更改到將近20、30版,那自然是為了發表的合理性及數據的可信度,然而當你收到老闆說OK,正準備放下心中大石時,會發現最終發表版的數據更美妙,圖也更維妙維肖,上了自己無法預期的高點術期刊,大家忙著恭喜你,好比說K反應速率常數可以大於1等等。

然而這都不要緊,只要深深地祈禱論文不要被研究泰斗質疑,自己的學位和指導教授的榮譽永遠保得住。

而這一切見怪不怪了,學長們似乎都逆來順受,但沒有人認同這樣的文化是合理的,所以也能看到現代的年輕人對於下一代的教育產生了分歧,有的在體會過這樣的摧殘後只會想往高處爬,去一個資源更多經費更足的教育機構,自然也期許他們的孩子能如此,畢竟人類只有在資源足夠時才不會有奇思妙想,比如說想著要多留一點錢到自己口袋裡,說錯了,應該是實驗室的口袋裡。另外的則是覺得研究所並不必要,人生有的是選擇,只是這樣的孩子在前一個教育機構比較常見,因為現在的環境更多的是一路擁有相對較多教育資源以及能夠忍受隨波逐流的朋友。

但老實說我覺得前者更偉大甚至有勇氣,因為他們能看到的世界並且體會到的人生更甚於我,而我明知這一切但仍會選擇被環境吞噬,畢竟我習慣了安逸,有太多的選擇對我來說反而是沒有選擇,所以只會選一條世俗的道路,通往所謂畢業後能賺錢的穩定人生走。

可我也會質疑,質疑這一切在未來是否能夠應驗,時代環境變得比想像中快,變動的人會渴望安逸,安穩的人會忌妒變化,最終是坐這山望那山高,唯一能刻在骨子裡的是學會彎腰,學會做人,再學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我稱這態度為現代人特有的消極浪漫。

所以對於我無處安放的浪漫,我最終選擇用紀錄的方式,當然此處也可以是我的諮商筆記,包括記錄我的情緒和生活中種種讓我覺得不可理喻到必須向人傾訴的事,於是此篇就當成序吧,往後有空再來寫寫我的一天,祝福我未來咪挺順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Your Mom Fly in The Sky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dpeace 的頭像
    ddpeace

    ddpeace的部落格

    dd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